第65章 口吐莲花-《领衔巨星》
第(2/3)页
不过他真够倒霉,前面磕巴一下,直接把“僧前点着一盏灯”说成了“僧前点着一部经”,这不是要烧着了吗?有同学憋不住笑了。后面他又磕巴一下,肯定要扣掉一些分。
除了磕巴之外,他的绕口令整体质量也一般。
虽然度可以,但对于台词来说,重要的不是度,而是质量。
口齿要伶俐,吐字要清晰,要能交待清楚,重点更要明确,要有那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错落有致的铿锵有力的感觉,不能有字音含混的地方,更不能有拖泥带水的感觉。
大家都背过绕口令,当然知道你说的是什么。
但如果没背过,就完全不知道你说什么,那当然不行。
有些演员台词功底很差,观众看影视剧的时候,有字幕提示,知道他在说什么,但一旦把字幕遮起来,就听不清楚他在说什么了,这就不行,观众很容易出戏。为什么说话剧演员台词功力高?话剧演员演话剧,现场可没有字幕提示,单纯要靠自己说清楚,而且没有话筒,还要让全场观众都听清楚,听明白,那种台词功力能不高吗?换了某些小鲜肉上去,没有话筒,没有字幕,恐怕没有几个观众能听明白他到底在说什么。
如今学生在学校,就要把这些东西练好,还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不然在学校练得再好,以后逐渐荒废掉了,也不行。有些演员台词差,其实是后来荒废掉了,在学校的时候,都是很好的,还能演话剧。
第一位同学大概是南方人,台词上有些容易犯的错误还没有克服干净。
周易在旁边,可以听得很清楚。
他还记得这位同学,在迎新舞会上表演过一段不错的街舞。
这位同学确实舞蹈不错,昨天形体考试的时候,古典手位项目拿到满分,芭蕾手位和身韵舞的分数都比周易高一点,最后形体的分数自然比周易高一点,但他这个台词就有些问题。
同学们都给他挑出不少毛病。
老师也专门为他进行了指点。
最后他这项勉强拿到了3o分,老师在评分上还是比较宽松的,不会给太低的分,只要你平时认真学习训练了,肯定让你的面子上能过得去。
但有问题的同学,课后你一定要自己加练,要明白这个道理。
第二名同学的表演明显比第一名同学要好,整体的台词功力要更深一些,但也磕巴了一下,这种情况也是很难避免的。以他的真实实力,如果让他多来几遍,他未必会磕巴,但考试只考一遍,有时嘴巴绊一下,就会出错,不是太大的问题,谁都很难避免的。
这和紧不紧张没有多大关系,看运气。
这位同学最后拿到了35分,更高一些。
接下来,就是周易出场。
这些绕口令平时都背过,也练过,早就记熟了,以他的记忆力,更是没问题,何况晨功天天练,就看考试的临场挥了,周易也希望自己运气好些。
这时他开始正式表演了。
同学们都饶有兴趣的看着班长表演,妹妹和一些小女生都很关注。
“满天星。”
“天上看,满天星,地下看,有个坑,坑里看,有盘冰。”
“坑外长着一老松,松上落着一架鹰,鹰下坐着一老僧,僧前点着一盏灯,灯前搁着一部经,墙上钉着一根钉,钉上挂着一张弓。”
“说刮风,就刮风,刮的男女老少难把眼睛睁。刮散了天上的星,刮平了地上的坑,刮化了坑里的冰,刮断了坑外的松,刮飞了松上的鹰,刮走了鹰下的僧,刮灭了僧前的灯,刮乱了灯前的经,刮掉了墙上的钉,刮翻了钉上的弓。”
“只刮得:星散、坑平、冰化、松倒、鹰飞、僧走、灯灭、经乱、钉掉、弓翻还不停,请来了玉皇大帝孙悟空,制服了风婆天下宁。大家听,听分明,我说的是个绕口令,我说的是个绕口令。”
周易说得度挺快,只用了4o多秒就说完了。
而且他没有磕巴,没有犯错,吐字极为清晰干脆,错落有致,铿锵有力,绕口令的质量确实很高,简直是口吐莲花,给人一种非常美妙的享受,令人心情舒畅,赞赏不已。
同学们轻轻鼓掌,很难挑出什么明显的毛病。
唐嫣她们一帮小女生自然欢欣鼓舞,一副很开心的逗笑样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