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五三章 【得失】-《宋道》


    第(2/3)页

    赵恒自然不傻,便也诧然来问缘由,王黼自然将当初他从马春牛夏出听来的说法与他仔细说了,还指了指坑中一朵火耀白莲,道:“且瞧那白莲座上之人,便都是可以去往去往西方极乐世界的善信,只是亶儿你却瞧仔细了,那白莲座上之人都是怎般?。”

    赵恒依言去看,自然能看清火坑巨大白莲座上倒也坐着寥寥几人,可那些人莫不袈裟裹身,满身都是佛宝,且看起来一个个都是有道高僧的模样。

    他想了想,竟也不以为意道:“这又如何,世间念佛之人虽多,心诚的却没几个,所以这去得西方极乐世界之人少些,也是应该。”

    见赵恒居然这般的冥顽不灵,王黼也是无话可说了,便也摇头叹道:“唉!既如此,老夫也不拦你,便自去吧!”

    赵恒抬脚正要走时,却被马春拉住道:“小官人莫急,你却瞧瞧那人,可不是在你黄泉路上认识的熟人么?”

    说着马春一指,赵恒顺着一瞧,便见那田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居然走到了前面去,如今正在坑边,还高兴的转身对赵恒挥手,也在这时便见他面前的那尊怒目罗汉伸出金刚杵一扫,就将他打下了火坑去。

    赵恒看着一愣,想想却是自嘲道:“这田广乃是个喜耍钱的汉子,更是因为博了一把十八浑纯而死,也算得犯了戒律,因此下了地狱倒也不冤。”

    一旁的王黼闻言突然灵机一动,便也冷笑道:“你便没耍过钱?哼哼!十恶之事,你又有几件没做过?”

    这“十恶”,乃是《佛说未曾有经》中说的:“起罪之由,为身、口、意。身业不善:杀、盗、邪淫;口业不善: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业不善:嫉妒、嗔恚、憍慢邪见。是为十恶,受恶罪报。”

    这古代的封建刑法制度中亦有“十恶”之名,它是在西汉的“大逆不道不敬”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齐河清三年,尚书令、赵郡王等奏上《齐律》十二篇,“列重罪十条: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

    到了后世,则有了更简单粗暴版本的十恶,便是: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

    听王黼这般讥讽,赵恒不由自己回想了一下,突然身子便抖了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