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见微知著-《文科大唐》
第(3/3)页
“相反他们处于过度的安全当中,既没有新罗那种生死存亡的逼迫,也都没有高句丽那种野心的条件,他们最后只能够安于现状,安稳的享受这些日子好了,不用多做什么的。在外没有危机,在内部没有大问题,那不享受干什么?”
这种通过一些细节可以判断出来很多情况,尤其是作为外国使节,他们更是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说一个人在外国代表国家形象,其实这个是有几分道理的。每一个民族都会有他的特点,而如果是在自己国内和自己的地区之内,也许反而大家都是“一样”的,这样会让自己下意识的无视了自己这个地区和这个民族的“特点”。很多时候正是因为“太熟悉”了,反而会造成“太陌生”,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个特点。
可是当你去到了外地,在外地人眼里看到的就是你的特点,你身上的特殊烙印。中国各地的百姓都是不同的,都是带有当地烙印的。有些时候自己生活在本地,根本无法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特点,因为太熟悉了反而不利于现。
到了外地外地人也许会很容易看出来,至于到了外国,你身上的民族特色和国家特色文明都会被显露得一览无遗。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个到了外国之后短时间之内是无法能改变自己的习惯的。甚至是在一群生活方式迥异的地方,那你的一切都会被弄得非常显眼,你的行为都会被大家所记住,甚至进行了分析。
其实从很多个人生活当中,都可以看到很多这国家民族的特点。因为一个国家民族是由一群人组成的,这个每一个人都会有他的特点,而这么多特点相同的人合在一起也就是一个民族,因为他们的生活习惯都是差不多的。至于文化和文明,其实也是一种生活习惯的体现而已。
可是生活习惯却足以再次影响他们的思维,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惯往往会暴露他们有什么样的思维。有了这样的思维就很容易判断出来他们的想法,接下来更容易对付了。
时不凡把这些资料都进行了相应的批注,准备进行归档之后作为接下来研究这几个国家的重要参考。不过,时不凡最后却留下了一个档案,开始有些犹豫了。
“夫君,你这个是怎么了?这个那么难吗?别的你都很容易批注了,这个怎么这么困难?”独孤大雪问道。
时不凡看了看这本资料,是关于另一个国家的情况,时不凡一时也都犹豫应该如何评价。不过时不凡想了一下,很快做出了一个相对还是比较合适的评价。
“菊与刀!”时不凡在这本倭国的资料的封面进了一个重要的总结性批注,算是对于倭国的资料分析情况进行了一个最重要的概括,总结了他们的民族特点。
“菊与刀?夫君,你怎么对于这个倭国如此的评价特别,甚至比起新罗都要特别?菊与刀,这个是什么意思?”独孤大雪问。(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