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少女23-《破罪录》


    第(2/3)页

    她注意到池寻用词是“较大的可能性”,池寻虽然一贯精确,但并不体现在词语使用上,实际上他经常说“我推测”这种话,而他的推测都是正确的。此时说到可能性,是因为他自己对这一点尚且存疑。

    “嗯。”池寻应了一声算是回答,但并不解释。

    十四岁的齐小樱被留下,而不是像前三个女孩儿一样被杀死的原因,是因为她符合凶手的需求,但是十四岁的齐小樱符合这一点,随着她的增长,她会逐渐、不断地失去少女感,而那些少女感正是凶手需要的。

    忒修斯之船,当她逐渐成长为一个正常、成年女性的时候,凶手的心理与**就不能够再得到满足,她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会被抛弃。

    为什么没有?而且还成为了同伙、帮凶。

    斯德哥尔摩症候不能解释这个问题。它只能解释齐小樱,但是不能解释凶手的选择。

    如果是这个女人暂时地让他产生爱情的幻觉,那也终究会因为不是真实的而消失,在凶手意识到那并非爱情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地杀死齐小樱,并且继续他的犯罪道路。这一点认识,并不需要消耗十一年的时间。

    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绑架李佳蓉这一点是a擅自做出的,与B无关,这从事后B迅寻找陈夏做替罪羊就可以看出,那么,对于a来说,这件“事突然”是当年凶手做的,还是齐小樱做的。

    凶手应该是链接a与B的关键,他不应该擅自做出破坏这段关系的事情,那么排除掉a,这件事情极有可能是意外现李佳蓉的齐小樱擅自做的。她很年轻,是个穿着红裙的少女,这些都太符合十一年前那四起案子。

    但是从心理上来讲,齐小樱不会主动、突然地做这件事情。

    叶辰等了一会儿见池寻没再继续说,就拍了拍他的肩膀:“吃晚饭吧,我叫外卖,想吃什么?”

    池寻眼睛很干,用力眨了一下,“先不吃了吧,我想再去看一下范良。”

    “还是怀疑他?”

    “是啊,”池寻站起来,对人笑了笑,“没办法,这人让我怀疑天生犯罪人理论某些部分的正确性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