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白卷考生-《回到北宋当土豪》
第(2/3)页
相反,像周毅这样年轻的人,在这数百人中却是独一份的,像张浚这样年纪的倒是还有几个,但是今年张浚已经二十一岁了,比周毅还大四五岁呢。
周毅一直以为,治国需要沉稳不假,但是也需要锐气,国家和公司一样,也要朝气蓬勃,才能锐意进取。年轻人总归比老人要有创新精神的。
假如当官的都是半只脚进了棺材的,那这个国家也距离棺材就不远了。周毅印象最为深刻的当然就是苏嘉明。几十岁的人了,升迁无望,他还怎么会尽心尽力去管理青神县?当然是尽量维护稳定,在自己任期内别处乱子就好。至于自己走了之后怎么样,那就不是他关心的范围了。
赵佶今年已经三十六岁了,按照道理来说正是一生当中精力最为旺盛的时候,但是周毅看他却似乎有些阴郁之气,显得比实际年龄要老得多。
他从里面出现在大家的面前,随便一扫,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后面的周毅,就他那年龄,想要不被注意都不行。在刚才进来的时候就有好多人在讨论他了。不过周毅自己能够听出来,这些人说的还是嫉妒居多。这让他心中有些小得意。
看了大家一眼,赵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淡淡的说道:“开始吧。”
他也没有宣布题目,而他旁边的宦官却马上展开一幅字,上面只有两个大字:“国论。”
周毅心中一震,这题目好大啊,不过——我喜欢。
他毫不犹豫地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中国”四个字。
随后,在心中给梁启超说了几句好话,然后下笔如有神助。
“……红曰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曰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周毅将一篇《少年中国说》精简,删除一些比较先进的,或者说看起来很明显大逆不道的话,然后将剩下的原封不动地誊抄下来。他自认为自己的水平还不足以改动里面的任何一个字,删除了那么多,已经算是对梁启超的大不敬。
特别是最后两段,每一次诵读,他都能够感觉到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在工作中干劲十足。他在想,假如在这大宋,将这《少年中国说》传播开来,那将会是一种如何震撼人心的场景。
当然,周毅除了美好的一面,实际的一面也要想到,自己能够写这样的东西,若是有人深究起来,依旧逃脱不了大逆不道的嫌疑。但是对于这一点周毅还是很自信的,因为在大宋朝,文人是可以有言论自由的,在这方面,宋朝和明朝中后期比较像,在明朝,官员在朝堂上掐架也是常有的是,甚至于海瑞和皇帝辩论的时候都激动得往皇帝身上吐口水,也没听说他获罪。
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是文人的幸福,是士大夫的胜利!
两个时辰之后,考试结束,宦官下来将试卷收上去给赵佶查阅,而这些举人考生则在原地等候,因为殿试是当场宣布结果的。那刺激的程度直逼购买了大量即开型彩票,能不能中,不用隔夜就能够知道结果。
殿试自然不糊名,看到眼前一亮的,直接就能够挑选出来。而宋代的进士录取超过了百分之五十,可以说,只要中了举,那就有一半的机会中进士,这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情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