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鸡犬升天-《校园大少》


    第(2/3)页

    叶峥嵘轻笑,没丝毫意外,周波被家里老谋深算的老爷子踢进大西北的钢铁劲旅,他就预料到周波的今天,周老爷子是想培养孙子成为一名真正能带兵打仗的虎将,京城权力场,都说以爷爷为首那帮经历峥嵘岁月的老爷子护犊子。

    可谁真切看懂老头子们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注入了多少心血,除了这帮可爱可敬的老家伙,京城权力场谁又能狠下心把儿孙扔进一旦战争来临就得冲杀在第一线的部队里,屈指可数吧!

    “零七年夏天,你离开北京读大学,咱们几个就在这儿聚,两年半了,咱们四兄弟又在这儿聚,虽说人都齐,却也不是从前的样儿了,仔细想想,真有点物是人非的感觉,心里空落落,好像少点什么。”很少触景生情的黎援朝幽幽一叹。

    少了什么?少了段值得留恋的青春岁月,叶峥嵘想罢,点头道:“是啊,我有同感,两年多了,再回北京,我心里不完全是高兴,总觉着一事无成两手空空,有种无颜见江东父老的负罪感。”

    走之前发誓不混出个模样,不进叶家的门。

    而今军籍党籍职位一身荣誉烟消云散,大学两年多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自己做了什么,叶峥嵘感慨万千。

    黎援朝道:“叶子,你大学几个舍友,现在可不简单,知道嘛,上周央视那档励志节目,想找几个八五后大学生创业典型搞访谈,挑中西大推荐的几人,正是他们,人人资产过亿,前些年鲁豫采访李想茅侃侃,八零后白手起家的财富新贵们,比你舍友逊色不少呀,最后他们几个婉拒了央视。要不是我消息灵通,还蒙在鼓里,他们都沾你的光,说鸡犬升天不为过,你说自己一事无成,未必,你琢磨琢磨,两年多,东一榔头西一***,你小子砸下多少资本,多少家底,我自叹不如,唐凯博姜山搞金能集团,在国内能源发电领域风生水起,拿国家的钱银行的钱耍威风,他俩和你对调,能混出你一半的水准,阿弥陀佛喽,不是咱跟他俩有过节,笑看他俩,唐凯博在华北电力读大学四年,他干出点啥惊天动地的事儿?没有!”

    对发小妄自菲薄稍显不满的黎援朝说了一堆,叶峥嵘只在意“鸡犬升天”这四个字,同他关系挺好的舍友被比作鸡犬,听着特别扭,但仔细想,的确那么回事。

    背蛇皮袋跨入大学门槛的赵沉浮若不认识叶峥嵘,充其量是个科科全优的勤奋贫困大学生,大学四年凑不够还学费贷款的钱,想拿毕业证,想找份好工作,难如上青天,就算有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也仅仅是现实女孩所不屑一顾的凤凰男。

    韩志文呢,按照父母计划,毕业后花钱托关系回家乡那座小城市混个事业编,一辈子平平庸庸,也就有坑爹资本的陈锋稍好一些,但顶多继续做上不了台面的颓废富二代。

    叶峥嵘的出现,彻底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不过叶峥嵘从未当自己是普度众生的救世主去得意洋洋,帮兄弟朋友,他认为天经地义,拨了赵沉浮电话,才知道三个舍友为什么拒绝央视采访。

    怕被仇富的网络暴民挖出他们背后的叶峥嵘。

    当下的网络世界,蕴含巨大能量的唾沫星子真能喷死人。

    叶峥嵘心里感动,寒暄几句挂断电话,同时替舍友们惋惜,错过露脸的大好机会,至于网络舆论打击的仅是些不知自己几斤几两的跳梁小丑,正儿八经的红色子弟***何时在网络世界抛头露面?

    绝对没有。

    连“南都”那么大胆激进的刊物都是政府刻意操纵的产物。

    再如何敢言,也有一条绝不能触碰的高压线,何况国内其它大大小小的媒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