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2章 技术复制-《黑科技:开局手搓可控核聚变》


    第(2/3)页

    想想20世纪初末期,我们为什么要求俄熊国转让su-27的全套生产技术?照王司令的意思,让毛子直接给咱上生产线开工生产就可以了。

    那样,也就没有当初马拉松式的谈判了,他们肯定很痛快就答应了,如此的话,我们空军的三代战斗机的生产装备体系估计还要往后推个七八年。

    即便那样,当时的所有关键部位诸如航电,航发,武器系统也全是人家给供应,我们在最开始的时候只是单纯地组装。”

    陈老喝了口茶,用眼神询问了一遍王司令,后者点点头,眼神聚焦开始回忆,他仿佛回到了那段上下求索的历史。。。

    “组装之后是慢慢吃透它,随着21世纪国内电子行业跟复合材料的崛起,他们提供的航电跟金属结构机身已经满足不了我们。

    我们开始尝试用国产先进的航电系统,雷达系统,电脑控制系统取代他们的原装系统,比如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操作系统取代原来的模拟操作系统,太行发动机替代al--31f发动机。

    再就是新复合材料运用,尽可能简化飞机的结构,减小增重。

    技术吃透了,便有了后来华夏自己的j-11b系列,这时候的国产率也基本达到了90%以上。

    j-11b什么时候出来的?03年!那时候国产率依然不能达到100%,92年引进第一批su-27,98年引进su-27生产技术,到03年开始尝试自主研发。

    这中间过了10年!

    现在有个机会让你直接100%,10年变成1年,你竟然嫌弃麻烦?

    于国家航空工业层面,通过引进吸收苏27全套技术生产线,积累了宝贵的重型战斗机制造经验,掌握了一大批相关的关键技术,并在引进吸收的基础上一点点进行改进,不断地积累了设计研发层面的经验。

    这样可以反哺自主战机项目,提供弥足珍贵的技术、经验借鉴。

    于星际舰队,我们则是理论结合实际,双管齐下,没人掐脖子,我们的脚步将更加有力!

    生产线肯定得有,但是关键的核心技术必须自己慢慢吸收,这样打下的底子才厚实,正所谓厚积薄发,之后我们才会繁衍出更多的新技术成果。

    王司令可能一时没有转换过来,我们现在跟火星人的关系跟当初我们跟俄熊国是一样的,人家先进,你就要放下姿态去学习。。。”

    “啪啪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