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领主大人,这个我们以后还要用的,它是我们。。。” “用不到了,你还想让它继续留在这里啊?”楚歌没等塔尔纳首领说完,直接插了一句。 塔尔纳首领想了想也是,便没有再说话。 剩下的时间便是工程人员进场,他们评估了现场情况后,直接在平台到圆球洞顶构建了几条滑轨轨道。 在破除掉圆球周围的岩石层后,托举设备被直接套在了圆球下方,通过连接装置,它们连同圆球被悬挂在轨道承重组下方。 很快,圆球便随着轨道上的轮组装置被运抵到平台上方。 转移过程全程并没有特别高科技的地方却让王司令很是佩服,这些工程人员协同的效率太高了,他们一环扣一环,整个转移工程显得极其精简,高效。 圆球缓缓降落在平台上早已构建好的底座上后,纳加吩咐研究人员将早已准备妥当的探测设备运转起来。 随着底座上的旋转机关被启动,这颗圆球状的装置开始缓缓转动。 旁边的升降平台上,楚歌,塔尔纳首领还有王司令在空中看向这颗开始旋转的白球。 “这颗白球我总觉得很熟悉,刚才突然想起来了,黑甲军团的舰用探测球跟这个是不是很像?”王司令看着楚歌问道。 “是很像,但也仅仅是白色还有它的形状相似而已。” “嗯,按照我们以往的经验来看,想从外面进行物理拆解有点困难,还是要从它的内部入手。” “交给纳加吧,他有方法打开它。”楚歌不慌不忙地说道。 王司令点点头看向正在他们斜下方的纳加,纳加此刻正操控着几台扫描设备进行最后的探测。 红色的光线从四个方向探向正在旋转的白球,通过它们探测到的数据,很快在纳加旁边生成了一个缩小比例的圆球模型。 楚歌看到模型已经成型后便从升降平台上来到纳加身边。 “领主,里面构造还蛮复杂的,圆心似乎有一颗能量晶核,应该是它的核心装置或者能源核。 外壳缝隙找到了,通过检测结果看是运用的纳米级的衔接技术,这也解释了我们为什么用肉眼无法观测到对接痕迹。 第(2/3)页